文章
首页
行业资讯
技术文章
产品目录
厂商名录
会议展览
技术服务
新品关注
电脑版
近红外二区显微成像系统的原理、优势及应用
2025-11-03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73
在生命科学的探索之路上,成像技术的每一次突破都如同点亮了一盏明灯,为我们照亮未知的领域。近年来,近红外二区显微成像系统崭露头角,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成为科研人员手中强大的研究工具。今天,上海数联生物就带大家走进这个神奇的成像世界,看看近红外二区显微成像系统到底有何不凡之处。
一、近红外二区成像,优势尽显
(一)深度穿透,直达深层组织
传统的可见光和近红外一区成像,由于光在生物组织中传播时,会受到血红蛋白、黑色素等物质的强烈吸收以及组织的散射作用,成像深度往往十分有限,一般只能对细胞或者较薄的组织样品进行成像。而近红外二区(1000 - 1700nm)的光,波长更长,光子能量更低,在生物组织中传播时散射和吸收显著减少,能够轻松穿透更深的组织,让我们可以观察到活体动物体内更深处的生物学过程,比如大脑深层的神经活动、肿瘤在体内深部的生长与转移等。
图1
(二)高分辨率与信噪比,图像清晰呈现
生物组织在可见光和近红外一区成像时,存在明显的自发荧光现象,这些自发荧光会形成背景干扰,降低图像的信背比(SBR),使得目标信号的清晰度大打折扣。近红外二区成像则不同,在这个波段,生物组织的自发荧光极其微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就大大提高了图像的信背比,能够为我们呈现出更加清晰、准确的图像,帮助科研人员更精准地观察生物体内的细节,例如微小的血管结构、细胞层面的变化等。
二、成像原理,科技的精妙融合
近红外二区显微成像系统主要基于荧光成像原理。当荧光探针被引入生物体内后,用特定波长的近红外光去激发这些探针,探针吸收光子能量后会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而当它们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就会发射出近红外二区的荧光信号。成像系统中的物镜负责收集这些荧光信号,然后将其传输到探测器,探测器把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再经过一系列的信号放大、处理和分析,最终生成我们看到的高分辨率图像。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实现更清晰的成像,还会用到各种先进的光学技术和算法,比如共聚焦技术,通过在探测光路中设置针孔,只让焦点处的荧光信号通过,有效去除了离焦信号的干扰,进一步提高了成像的分辨率和对比度。
图2:近红外二区显微成像系统
三、广泛应用,助力多领域科研突破
(一)肿瘤研究的关键助力
1.肿瘤早期诊断与精准定位:利用近红外二区荧光探针标记肿瘤细胞,能够在肿瘤还处于微小病灶阶段就实现高灵敏度的检测。通过成像系统,可以清晰地看到肿瘤的位置、大小和形状,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提供关键依据。例如,在乳腺癌的早期筛查中,近红外二区成像能够发现传统检测方法难以察觉的微小肿瘤,大大提高了早期诊断率。
小鼠肿瘤及周边血管双重成像
2.肿瘤转移监测与治疗评估:实时追踪肿瘤细胞在体内的转移路径,观察肿瘤细胞如何通过血管或淋巴管扩散到其他器官。同时,在肿瘤治疗过程中,通过成像系统可以直观地评估治疗效果,判断肿瘤细胞对药物的反应,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比如在使用化疗药物后,通过成像观察肿瘤部位荧光信号的变化,就能知道药物是否有效抑制了肿瘤的生长。
(二)神经科学研究的有力工具
1.大脑神经活动观测:对大脑深层神经元进行标记后,近红外二区显微成像系统可以清晰地观察神经元的活动状态,研究神经信号的传递和处理过程。这对于理解大脑的正常功能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至关重要。例如,在研究帕金森病时,可以通过成像观察大脑中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化,为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方向。
2.脑血管成像与研究:能够清晰地呈现脑血管的三维结构和血流情况,有助于研究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如中风、脑动脉瘤等。通过对脑血管的成像分析,科研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脑部血液供应情况,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图4:小鼠脑血管显微成像
(三)药物研发与评价的可靠伙伴
1.药物代谢与分布研究:追踪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帮助科研人员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动态变化。比如通过标记药物分子,利用近红外二区成像观察药物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的浓度分布,以及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度,为优化药物剂型和给药方案提供依据。
2.药效评估与筛选:在活体动物水平上评估药物的治疗效果,筛选出更有效的药物。通过成像系统观察药物处理后疾病相关指标的变化,如肿瘤大小的变化、炎症部位荧光信号的改变等,快速判断药物的疗效,加速药物研发进程。
四、上海数联生物,专业服务为科研赋能
上海数联生物始终关注着成像技术的前沿发展,深知近红外二区显微成像系统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要价值。我们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具备丰富的成像系统操作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能够为科研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从实验设计阶段,根据您的研究需求和样本特点,为您量身定制合适的成像方案;到样本的标记、成像实验的具体实施,我们都会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成像数据的分析方面,我们的团队也能运用先进的算法和软件,为您深度解析数据,挖掘数据背后的科学信息。
近红外二区显微成像系统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强大的功能,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上海数联生物期待与您携手,借助这一先进的技术,共同探索生命的奥秘,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取得更多的突破和成果!
索取资料
相关文章
更多 >
近红外二区荧光寿命成像系统的原理、技术优势与应用
利用靶向癌细胞的抗体对γδ T细胞进行化学工程化以增强肿瘤免疫治疗
文献速递:顶刊CNS神经领域研究新进展10月(下)
近红外二区显微成像系统的原理、优势及应用
全光谱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的应用领域
基于双物镜光子增强显微成像技术可无缝兼容多种模式
近红外二区成像技术的原理优势与应用
混合多模态磁共振同步成像解析神经血管耦合机制新方法
压力对Cs2WCl6在NIR-II窗口中发射的影响
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的原理、类型、应用领域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