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的记忆消逝、帕金森病的颤抖、亨廷顿病的失控运动……这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背后,是特定蛋白质的错误折叠、异常聚集和细胞信号通路紊乱。传统的检测方法如WB、ELISA往往存在过程繁琐、通量低、灵敏度受限等问题,难以满足前沿科研与药物研发对精度和效率的极致追求。
在这场攻坚战中,瑞孚迪(Revvity)的HTRF和Alpha检测技术脱颖而出,成为科学家们手中直击核心病理的“狙击镜”,为揭开疾病奥秘、开发有效疗法提供了关键工具。
核心技术优势:为何是“狙击镜”?
HTRF:分子尺度的“精准测距”
通过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原理,只有当两种特异性抗体都结合目标蛋白而靠近时,才会产生特定信号。其“时间分辨”特性有效过滤背景荧光,实现高信噪比的检测需求。
图一. HTRF检测原理图
Alpha:超灵敏的“信号放大器”
基于均相邻近化学发光原理,通过级联反应放大信号,从而提高检测灵敏度,尤其擅长在复杂样本中捕捉极低含量的致病蛋白寡聚体或磷酸化蛋白。
图二. Alpha检测原理图
它们的共同优势在于:
直击靶心:锁定三大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元凶”
1.阿尔茨海默病(AD):追击Aβ与Tau两大“真凶”
AD 的核心病理特征是 β 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形成的斑块和 Tau 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纤维缠结。
精准定量Aβ亚型:
利用均相 Aβ (1-40) 和 (1-42) 检测试剂盒,研究人员即可直接、灵敏地检测细胞模型、脑脊液乃至血浆中的Aβ水平。精确测定Aβ42或Aβ40的含量,对于评估疾病风险、监测药物疗效至关重要。
图三. AlphaLISA Aβ(1-42)试剂盒标准曲线和交叉反应数据
解析Tau蛋白病理:
Tau蛋白在特定位点(如S396, T181)的磷酸化是其功能失常的关键。Total Tau 和 Phospho-Tau 检测试剂盒能够在一份样本中测定总Tau和磷酸化Tau的水平,为评估Tau病理严重程度和筛选激酶抑制剂提供了工具。
图四. HTRF Total Tau 和 Phospho-Tau 试剂盒在脑脊液中的应用和化合物抑制曲线
2. 帕金森病:监控α-突触核蛋白的“黑化”与LRRK2的“失控”
探测α-突触核蛋白早期聚集:
α-突触核蛋白的寡聚化是PD神经毒性的关键环节。均相检测技术因其超高灵敏度,是检测α-突触核蛋白聚集的理想平台,能够高效筛选出能阻止该蛋白“变坏”和聚集的小分子抑制剂。
图五.Alpha α-突触核蛋白聚集检测试剂盒特异性和HTRF稀释比例数据
靶向致病激酶LRRK2:
LRRK2 是帕金森病及相关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中的重要靶点。均相检测试剂盒能够直接评估LRRK2的磷酸化水平,极大地加速了LRRK2抑制剂药物的筛选与药理表征进程。
图六. HTRF LRRK2 Ser935磷酸化检测试剂盒方法学对比和化合物抑制曲线
3. 亨廷顿病:特异性“追踪”突变亨廷顿蛋白
亨廷顿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机制是由于亨廷顿基因中的 CAG 三核苷酸异常扩增,产生了突变的亨廷顿蛋白(mHTT),导致神经功能退化。
实现mHTT特异性检测:
均相检测技术可以特异性地识别并定量致病的突变亨廷顿蛋白,而几乎不与正常的亨廷顿蛋白发生交叉反应,可以有效评估大脑中mHTT蛋白的水平。
图七. HTRF total HTT检测试剂盒标准曲线和小鼠模型检测数据
赋能药物研发:从靶点验证到临床评估
在针对上述疾病的药物研发过程中,HTRF和Alpha技术提供了全流程支持:
高通量筛选: 快速扫描数百万化合物库,发现能减少Aβ产生、抑制Tau磷酸化或阻止α-syn聚集等的先导化合物。
药效学评估: 在细胞和动物模型中,精确量化药物处理后病理蛋白水平的下降程度。
生物标志物分析: 在临床前和临床研究中,定量分析患者脑脊液中的生物标志物变化,为药物有效性提供最直接的证据。
结论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战争,是在分子尺度上进行的。瑞孚迪的HTRF与Alpha技术,正是这样一套能够直击战场核心的精密成像系统与精准制导武器。通过锁定Aβ、Tau、α-syn等核心致病蛋白,帮助全球科学家更快地揭开疾病谜团,并将有希望的疗法推向临床,为无数患者和家庭带来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