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生物功能性外泌体制备方案

2020-06-05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2224

外泌小体(Exosome)是一种囊泡结构,直径通常在30-150nm,常见于正常体液和病理样本,培养细胞也可分泌。研究人员已经在血液、唾液、尿液、母乳等中发现外泌小体,其运载的蛋白和核酸涉及其细胞间物资、信息交流,影响和调控着多方面的生理功能,包括肿瘤发生、免疫促进、凋亡调控、血管生成、炎症反应及发育和分化等。由于在体液中出现,外泌小体对于临床生物标志物检测特别有利,成为体外诊断、biomarker研究的新热点。
 
 
 
分泌和膜出芽生成囊泡

请点击查看大图
免疫调控

请点击查看大图
 
 
神经元-神经胶质通讯

请点击查看大图
 
 
肿瘤演进

请点击查看大图
 
 
 
 
近年来随着分离纯化技术的提高,关于外泌小体的研究成果颇丰;这进一步吸引了越来越多领域的课题将外泌体纳入研究对象。研究的前提是方便、高效、标准化地分离纯化外泌小体。经过近20年的探索,已经建立了超速离心法、沉淀法、色谱法、亲和纯化法等。
 
1
经典超速离心法制备外泌体

请点击查看大图
 
 
超速离心法是制备外泌体的金标方法,
但是有所局限:
  • 设备非常昂贵
  • 对经验要求较高
  • 操作时间长,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100,000×g离心,操作时长超过5个半小时
 
在大量实践中大家逐渐认识到根据下游研究对样品的要求,以及起始样品的规模、数量,可以选择不同的外泌体制备策略。因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和试剂盒,对操作人员也没有特别的经验要求,超滤法后来居上,成为实验室中制备外泌体的通用方法。
 
 
2
过滤+超滤
简单两步,快捷制备外泌体
 

请点击查看大图
 

请点击查看大图
 
根据起始样品量选择合适规格的过滤和超滤工具
 

请点击查看大图
 
制备的外泌体用于细胞学或动物实验前需要做无菌处理

Ultrafree离心式微滤管
请点击查看大图
 
TIPS
  • 无血清样品选择3KD孔径为了尽可能提高外泌体的回收率。 
  • 有血清样品选择100KD/500KD孔径为了尽可能去除细胞分泌蛋白以及血清成分中的白蛋白影响。 
  • 样品体积大于30mL时可以考虑用超滤杯或Centricon 70,注意超滤杯在200mL以内时吸附损耗可能较超滤管有所增加。
 
 
不同方法制备外泌小体产量比较

请点击查看大图
 
默克生命科学超滤法制备的外泌小体电镜照片(放大倍数87000×)。小体直径16 - 82nm,有些达到485nm。

请点击查看大图
 
 
进一步精制……
经过简便的“微滤澄清+超滤富集”两步法,制备的外泌体可直接用于下游各种分析,如果需要纯度更高的外泌体,可以采用抗体包被的琼脂糖珠或磁珠进一步纯化。
 
抗体包被磁珠亲和纯化

请点击查看大图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