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BIONOVA X 3D生物打印机在复杂构建中的应用之微结构模型

2025-04-11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268

七 、微结构模型(Microstructure)
3D Printed Artificial Micro-Fish
3D打印的仿生微鱼
 

这篇文章 “3D Printed Artificial Micro-Fish” 主要介绍了通过快速3D微打印技术(μCOP)构建的仿生微鱼(microfish)模型,用于多功能应用,如化学推动、磁力引导以及解毒等。以下是模型构建的详细介绍:

背景
微尺度游动机器人或微泳者具有多种应用,包括药物递送、环境净化和生物传感。模仿自然界中的水生生物(如鱼类)的运动机制,构建功能化的微尺度机器人,是推动该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然而,传统的微制造方法难以实现复杂三维结构及功能化纳米材料的集成。

3D微打印技术的应用
该研究使用了微尺度连续光学打印(μCOP)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打印出具有高分辨率(约1微米)和复杂形态的微鱼结构。通过这项技术,研究人员能够在几秒钟内打印出多种仿生结构,并嵌入功能性纳米颗粒以赋予微鱼不同的能力。

微鱼的设计与构建

  • 材料与功能:微鱼的主体由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PEGDA)基水凝胶制成,这种材料因其生物相容性而被广泛应用。研究人员将不同类型的功能化纳米颗粒嵌入微鱼的不同部位:
  • 铂(Pt)纳米颗粒:嵌入鱼尾,提供化学推动力,利用过氧化氢(H₂O₂)的分解产生氧气泡,从而驱动微鱼前进。
  • 氧化铁(Fe₃O₄)纳米颗粒:嵌入鱼头,实现磁力引导,能够通过外部磁场控制微鱼的运动。
  • 结构与打印过程:μCOP平台通过数字微镜设备(DMD)生成光学图案,并将其投影到光敏材料上,逐层构建鱼体结构。打印出的微鱼长约120微米,厚度约30微米,可以根据设计需要调整尺寸和形状。

功能验证

  • 运动能力:实验展示了微鱼在过氧化氢溶液中的自推动力,生成的氧气泡推动微鱼快速游动,最大速度可达780微米/秒。不同形状的微鱼(如普通鱼形、蝠鲼形)表现出不同的速度,研究还发现铂颗粒的浓度与微鱼的推进速度成正比。
  • 磁力控制:通过嵌入氧化铁纳米颗粒,微鱼能够在外部磁场的控制下实现精确的方向引导。
  • 解毒功能:研究进一步展示了微鱼在解毒领域的应用,微鱼通过嵌入聚二乙炔(PDA)纳米颗粒,能够有效捕获并中和蜜蜂毒素(melittin),并通过荧光信号验证了解毒效率。

总结
该研究展示了通过μCOP技术快速3D打印的仿生微鱼模型,具有自驱动、磁力控制和解毒等多功能应用。该模型为未来的药物递送、环境净化及生物传感等领域提供了极具前景的工具。
 

图片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Cellink 认证的中国授权经销商:
图片
上海迹亚国际商贸有限公司
Gaia China Co.,Ltd.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