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随后利用蛋白质组学分析等实验手段进一步发现了PKM2在胞体的表达高于在末梢的表达,而PKM2的缺失导致胞体糖代谢从有氧糖酵解向OXPHOS 转变,该转变引起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氧化损伤和进行性丢失,证明胞体进行高有氧糖酵解代谢是为了防止神经元氧化损伤。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报道了神经元胞体和末梢之间存在显著的糖代谢差异,即胞体显示出更高的有氧糖酵解水平和更低的OXPHOS活性。这种策略使得神经末梢能够高效地产生能量,支持神经递质释放与回收等高能耗功能。同时,神经末梢通过突触可塑性可以克服氧化磷酸化产生的活性氧带来的结构损伤。另一方面,胞体是神经元储存遗传物质与合成蛋白质的地方,因此对活性氧的防护尤为关键。不产生活性氧的有氧糖酵解对于胞体而言是一条更安全的糖代谢途径。这些研究发现提示,神经元以一种智慧的方式,在不同亚细胞结构处采用不同的糖代谢方式,既满足了能量需求,又避免了氧化损伤。本研究丰富了神经元耗能代谢方式的理论,为干预相关神经疾病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参考文献】
Wei, Y., Q. Miao, Q. Zhang, S. Mao, M. Li, X. Xu, et al. (2023) Aerobic glycolysis is the predominant means of glucose metabolism in neuronal somata, which protects against oxidative damage. Nat Neurosci.doi: 10.1038/s41593-023-014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