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研究者包括SHEN TONG, HONGJI LIU, JIE HUANG, JINCHENG ZHONG, JIEMEI YAN, HENG WANG, XIAO ZHANG, PING QIU, KE WANG,成果以《In vivo three-photon fluorescence imaging of mouse brain vasculature labeled by Evans blue excited at the NIR-III window》为题,2025年1月发表于《Biomedical Optics Express》。
重要发现
01伊文思蓝的光学特性突破
1.三光子作用截面(ησ₃)的显著优势
实验通过对比磺基罗丹明101(SR101)参考试样,量化了伊文思蓝在NIR-III窗口的三光子效率。
结果显示:
在血浆环境中,伊文思蓝的ησ₃值高达520×10⁻⁸⁴cm⁶s²/photon²(1720nm激发),比SR101的参比值(65.5×10⁻⁸⁴cm⁶s²/photon²)提升近8倍。
水溶液中几乎无3PF信号(平均计数18),而血浆中信号强度达3126计数,证实其依赖血浆蛋白结合的特性。
2.波长依赖性与非线性验证
通过1600–1840nm波长扫描,证实荧光信号与激发功率呈三次方关系(斜率≈3)。
符合三光子过程特征:
1600nm激发斜率:3.11
1720nm激发斜率:3.01
1800nm激发斜率:2.97
2.代谢稳定性
注射1小时后,血管内3PF信号强度保持稳定,印证其"不易代谢"特性,适合长时程成像。
03穿透深度与分辨率突破
使用1720nm激发光源和高数值孔径物镜,实现:
1550μm深度成像:跨越灰质(300–900μm)、白质(950–1150μm)至海马区。
高对比度:信背比(SBR)从300μm处的500:1降至1550μm处的5:1,海马区仍达13:1。
微血管分辨:40μm深度血管直径精确测量为2.2μm,验证亚细胞级分辨率。
创新与亮点
01突破深脑成像技术瓶颈
1.首探NIR-III窗口染料适用性
首次将伊文思蓝——传统用于血脑屏障评估的低毒染料——拓展至NIR-III窗口三光子成像,填补该波段小分子探针的空白。
2.三重穿透增强策略
结合长波长激发(1720nm)、三阶非线性效应和高ησ₃探针,穿透深度较传统双光子(2PF)提升近2倍,突破白质散射屏障。
2.多尺度结构解析
从皮层微血管(2.2μm)至海马大血管,单次成像覆盖全脑血管层级,助力脑疾病血管机制研究。
2.为深部探针设计提供范式
证实"血浆环境增强荧光"机制,为开发类似探针(如蛋白结合型染料)指明方向。
总结与展望
本研究首次证实伊文思蓝在NIR-III窗口激发下具备优异的三光子荧光特性,其高ησ₃值(520×10⁻⁸⁴cm⁶s²/photon²)、体内外光谱一致性及代谢稳定性,成功支撑了1550μm深度的活体脑血管成像,穿透全脑灰质、白质并抵达海马区。这一突破不仅为深部脑研究提供了安全、低成本的荧光标记工具,更开创了传统染料在新型光学窗口的应用先河。
未来工作可聚焦三方面:
动力学拓展:结合血流速度测量技术,研究脑血管功能与病理变化;
多模态集成:融合THG(第三谐波)等无标记成像,同步解析血管与神经结构;
疾病模型应用:针对中风、阿尔茨海默症等模型,探索血管通透性与病变关联。
伊文思蓝的深脑成像能力,有望成为揭开脑疾病机制的关键"光学探针",推动神经科学研究进入更深维度。
论文信息
声明:本文仅用作学术目的。
Tong S, Liu H, Huang J, Zhong J, Yan J, Wang H, Zhang X, Qiu P, Wang K. In vivo three-photon fluorescence imaging of mouse brain vasculature labeled by Evans blue excited at the NIR-III window. Biomed Opt Express. 2024 Dec 20;16(1):257-266.
DOI:10.1364/BOE.545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