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是一类典型的神经系统发育毒物,可干扰神经细胞的成熟过程,并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最终导致学习与记忆能力的下降[1]。海尔福口服液是由我院研制的保健类制剂,前期试验证实它能够提升铅中毒小鼠的血红蛋白含量,并降低ALT活性[2]。为了进一步明确其对记忆障碍的作用机制,我们在复杂迷宫实验的基础上,采用Y型水迷宫测定小鼠的逃避潜伏期和平均达标率,以验证疗效的可靠性。
有文献报道,血铅水平与血锌水平呈负相关关系,缺锌状态可能会增加机体对铅的吸收[3]。因此,本研究还加入了锌干预,旨在探讨锌与海尔福口服液在改善铅致小鼠记忆损害中的协同或相互作用。
1.1 实验动物
昆明种健康雄性小鼠60只,日龄约35天,平均体重20 g。由右江民族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均为合格级。
1.2 试剂
醋酸铅:国产分析纯;
海尔福口服液:由银花、茯苓、甘草等中药材提取,经水煎、乙醇沉淀等工艺制成;
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5040331。
1.3 Y型水迷宫实验方法
Y型水迷宫装置由一条长臂与两条短臂组成:长臂40 cm×15 cm,短臂30 cm×15 cm,高度20 cm。左侧短臂设置逃生平台,右侧短臂封闭作为暗道。水深10 cm,温度维持在(28±0.5)℃。实验时将小鼠从长臂端轻轻放入,若其在10 s内游至平台即记为正确。小鼠到达平台休息15 s后重复训练。每只动物每天训练10次,共5天。以平均逃避潜伏期和正确反应率作为记忆能力指标[4],若潜伏期超过10 s,则按10 s计。
1.4 染毒与处理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5组:锌治疗组、锌+海尔福治疗组、海尔福治疗组、单纯铅染毒组、阴性对照组。
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以2 g/L醋酸铅溶液按0.007 ml/g体重剂量进行腹腔注射,每日一次,连续35天;
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
染毒14天后开始干预:
锌治疗组:灌胃葡萄糖酸锌(0.02 mg/只/天);
海尔福治疗组:灌胃海尔福口服液(0.1 ml/只,稀释1倍);
联合组:灌胃锌与海尔福混合液,剂量同单用组;
其余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2.1 逃避潜伏期
单纯铅染毒组的潜伏期显著延长,与其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单用锌或海尔福的组别均表现出较短的潜伏期,而锌+海尔福组的效果反而弱于单用组(p<0.05)。随训练天数增加,各组潜伏期均呈缩短趋势(p<0.01)。
2.2 平均逃避达标率
锌+海尔福组与单纯铅染毒组的平均达标率较低,而锌治疗组与单纯铅染毒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总体趋势显示,从第1天到第5天,各组达标率逐渐上升。
Y型水迷宫实验显示,单用锌或海尔福口服液均能明显改善铅中毒小鼠的记忆损害,表现为潜伏期缩短、达标率升高。锌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诱导金属硫蛋白(MT)结合铅,从而减轻毒性,以及拮抗铅对ALAD抑制作用有关[5]。海尔福口服液中含有茯苓等抗氧化成分,可对抗铅引起的脑组织脂质过氧化,因而具有神经保护作用[6]。
值得注意的是,锌与海尔福联合应用的效果不及单用,提示两者之间可能存在拮抗现象。具体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