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MRM定制靶标检测的操作技术介绍及案例分析

2021-09-09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1421

定制靶标检测是以标准品为参考,针对特定某一物质或一类代谢物进行检测的代谢组学方法,选择特异性的样本前处理方法,优化色谱分离及质谱条件等对这些代谢物进行最优化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准确性、特异性及重现性,从而对目标代谢物进行绝对定量研究。

 

技术优势

定性准确:基于标准品开发物质,样本物质二级谱和标品二级谱逐一核对;

定量精确:选择最优离子对,确保物质精确定量;

灵敏度高:基于先进的质谱平台,灵敏度可达pg级;

研发团队经验丰富:脂质、维生素、氨基酸、生物碱、有机酸等物质开发经验。

 

技术路线
 

 

样本要求

植物组织:200-500mg/sample

动物及临床组织标本:200mg/sample

血清、血浆:200μL/sample

微生物、细胞:1X107cells/sample

尿液:1mL/sample

 

生物学重复

临床标本不低于30个生物学重复

动物样本不低于10个生物学重复

植物、微生物样本不低于6个生物学重复

 

检测平台

ABSciexQTRAP® 6500+

 

常规项目周期

实验检测:45个自然日

数据分析:5个自然日

 

应用方向

1、目标代谢物的准确定量;

2、组学数据和实验结果的验证;

3、针对特定代谢物研究代谢模型。

 

案例分析

急性缺血性中风(AIS)代谢生物标志物的发现

中风仍然是全球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它会导致严重的残疾和较高的死亡率。然而中风的早期诊断是困难的,目前还没有建立可靠的生物标志物。最近,代谢组学研究为生物标志物的发现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首先通过非靶标代谢组对40例AIS患者和40例健康血清样进行检测,筛选出26个差异代谢物质,然后用靶标代谢组学对潜在标志物进行验证,筛选出5种可以作为AIS的潜在biomaker,为AIS未来的诊断和治疗发展提供了研究基础。



图1 本研究设计思路流程图
 

 



图2 不同潜在生物标志物评估
 



图3 AIS潜在生物标志物的生物学意义示意图
 

 

相关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