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背景
急性肺损伤(ALI)是一种以肺部广泛炎症和肺血管通透性增加为特征的危重疾病,目前治疗手段有限,主要依赖支持性治疗,缺乏能逆转其病理进程的特异性疗法。近年来,干细胞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策略受到广泛关注。其中,肺间充质干细胞(hFL-MSCs)因其具有抗炎、抗纤维化和免疫调节等特性,以及易于体外扩增和在自动化平台上生产的潜力,被认为在 ALI 治疗中具有巨大潜力。本研究旨在通过气管内吸入博来霉素诱导 ALI 的大鼠模型,探索 hFL-MSCs 对肺损伤的改善效果。
二、研究目的
1. 评估 hFL-MSCs 在博来霉素诱导的 ALI 大鼠模型中的治疗效果。
2. 探讨 hFL-MSCs 对炎症反应、肺水肿、肺纤维化等病理过程的调节作用。
3. 分析 hFL-MSCs 治疗后肺组织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揭示其作用机制。
三、研究方法
(一)细胞分离与鉴定
1. 从 16 - 18 周的胎儿肺组织中分离间充质干细胞。
2. 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如 CD73、CD90、CD105 等)的表达,确认细胞的间充质干细胞特性。
3. 进行细胞周期分析,评估细胞的增殖能力。
4. 采用诱导分化实验,检测细胞向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分化的潜能。
(二)动物模型建立与细胞治疗
1. 选择健康雄性 Sprague - Dawley 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 BLM)、ALI 模型组(+ BLM)和细胞治疗组(BLM + MSC)。
2. 通过
北京元森凯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YSKD)研制的小动物肺部气管定量雾化器装置气管内吸入 2.5U/kg 博来霉素诱导 ALI 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
3. 在 ALI 诱导后 2 小时,细胞治疗组通过
北京元森凯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YSKD)研制的小动物肺部气管定量雾化器装置气管内吸入给予 3×10⁶ hFL-MSCs 悬液(200μl 生理盐水)。
4. 在损伤后第 3、7、14、28 天,分别处死各组大鼠,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样本。
(三)样本检测与分析
1.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分析
细胞计数:统计总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数量。
细胞因子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 IL - 6、TNF - α、IL - 10 等细胞因子水平。
一氧化氮(NO)测定:通过 Griess 试剂比色法检测 BALF 中 NO 含量。
2. 肺组织检测
肺湿 / 干重比测定:计算肺湿 / 干重比,评估肺水肿程度。
组织学检测:对肺组织进行苏木精 - 伊红(H&E)染色和 Masson 三色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和胶原沉积情况。
基因表达分析:采用实时定量 RT - PCR 检测肺组织中炎症相关基因(如 Il6、Tnf、Il1b)、纤维化相关基因(如 Tgfb1)和细胞外基质成分基因(如 Col1a1)的表达水平。
四、预期结果
1. hFL-MSCs 治疗能够显著减少 ALI 大鼠模型中 BALF 中的炎症细胞数量,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2. hFL-MSCs 治疗可降低肺湿 / 干重比,减轻肺水肿,改善肺功能。
3. hFL-MSCs 治疗能抑制肺组织中胶原沉积,减轻肺纤维化程度。
4. hFL-MSCs 治疗后,肺组织中炎症相关基因和纤维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表明 hFL-MSCs 通过调节基因表达发挥治疗作用。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将为 hFL-MSCs 在 ALI 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实验依据,进一步揭示其作用机制,为开发新型干细胞治疗方法提供理论支持,有望为 ALI 患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六、研究风险与伦理考量
1. 在细胞分离和培养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污染。
2. 在动物实验中,遵循动物实验伦理原则,确保动物福利,减少动物痛苦。
3. 研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包括细胞治疗无效或引发不良反应,如免疫排斥、肿瘤形成等。我们将密切监测实验动物的生理状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并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优化细胞治疗方案,降低风险。
参考文献
附:北京元森凯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动物雾化吸入给药仪器,主要包括大/小动物肺部气管直接递送装置(动物气道雾化针)、小动物雾化给药仪,动物口鼻吸入、仅鼻腔雾化/鼻脑给药器、全身式暴露染毒、动物烟气/PM2.5染毒系统、粉尘气溶胶发生器、液体气溶胶发生器、静式吸入染毒柜、臭氧动物暴露装置、动物高低压氧舱,此外给客户多样化提供自动型实验动物安乐处死系统(窒息系统、二氧化碳安乐处死箱),实验动物除臭暂存系统,巴马香猪皮,NGI Gentle Rocker智能洗盘装置,NGI新一代撞击器和ACI安德森撞击器的校验与检测。
附:北京元森凯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BEIJING YSKD BIO-TECHNOLOGY CO.,LTD),简称
元森凯德(YSKD),2013年成立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是一家专业从事生命科学类实验仪器研制、生产与销售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服务毒理学、药理学、免疫学、生物安全、大气污染物、化学物质毒性鉴定、临床前药物开发与安全性评价、呼吸系统、环境与健康等领域。
部分用户案例: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康龙化成(宁波)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中日医院呼吸病学研究中心/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