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Spatially Resolved Tumor Ecosystems and Cell States in Gastric Adenocarcinoma Progression and Evolution
期刊:Cancer Discovery
IF:33.3
DOI:10.1158/2159-8290.CD-24-0605
研究背景
胃癌是一类全球范围内高发且致死率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尽管近年来免疫治疗取得一定进展,但其疗效仍不稳定。究其原因,其核心问题在于胃癌组织内部存在高度的空间异质性。不同区域的免疫浸润、信号通路活性和肿瘤细胞状态可能由于完全不同,会导致临床治疗反应参差不齐。
为系统解析胃癌肿瘤系统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状态,本研究联合使用GeoMx DSP空间转录组、Stereo-seq空间转录组以及10x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多维度揭示胃癌组织表达状态的分子特征、空间定位规律及其与免疫逃逸机制的潜在联系,提出了G2(高增殖/低免疫浸润)表达状态作为肿瘤进化与免疫逃逸的关键节点。
技术手段
本研究整合GeoMx DSP空间转录组、Stereo-seq空间转录组以及10x单细胞转录组,系统描绘胃癌组织中肿瘤表达状态的异质性。研究通过GeoMx DSP识别肿瘤区域的表达亚型,结合单细胞测序解析肿瘤细胞功能特征及免疫微环境组成,并利用Stereo-seq验证胃癌组织的表达状态和空间定位特征。
主要发现
1.G1/G2表达状态揭示肿瘤细胞功能异质性
研究团队基于GeoMx DSP空间转录组平台,对胃癌全切片中的上千个肿瘤ROI区域进行表达谱分析,识别出两类显著的表达状态,命名为G1(低增殖/高免疫浸润)与G2(高增殖/低免疫浸润)。G1状态呈现低增殖、高免疫浸润的特征;而G2状态则富集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缺乏免疫相关信号,表现为典型的“高增殖/免疫抑制”型。随后在TMA(组织芯片)中进行大样本验证,发现G2状态常出现在肿瘤边缘区域,且与肿瘤晚期分期、预后不良显著相关。这一发现表明,G2状态可能代表一种更具侵袭性、并能逃避免疫监视的肿瘤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