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摘要:本方案聚焦 Pipetty 电动移液器在动物布鲁氏菌病常量法补体结合试验中的应用,在精准液体量取与稀释方面,其可精确设定移液体积,保障血清、抗原、补体等试剂的量取和稀释精度,确保反应体系各成分比例恒定,减少人为误差。连续分液模式则能显著提高多样本处理时的检测效率,尤其适用于大规模检测。同时,该移液器精度稳定,无需频繁校准,保障了补体等关键试剂移液的体积精度,避免结果偏差。
方案详情:
一、实验原理
动物布鲁氏菌病常量法补体结合试验的核心原理,是基于抗原与抗体结合时可固定补体的免疫学特性。试验中,将待检血清、布鲁氏菌抗原、补体按特定比例混合,若血清中存在布鲁氏菌抗体,会与抗原形成免疫复合物,进而固定补体;随后加入指示系统(如绵羊红细胞与溶血素),因补体已被固定,不会发生溶血,为阳性反应;反之则出现溶血,为阴性反应。该过程对各试剂的量取精度、反应体系的均匀性要求严苛。而 Pipetty 电动移液器的精准移液、自动混匀等功能,恰好能满足这些需求,为试验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保障。
二、实验准备
1、设配和材料
① 水浴锅(温控范围为 37 ℃~38 ℃和 54 ℃~64 ℃)。
② Pipetty电动移液器MSIC01-02-1000和灭菌移液器吸头。
③ 内口径 1 cm 玻璃试管。
④ 试管架。
⑤ 稀释用器皿。
2、试剂和材料
① 稀释液:巴比妥缓冲液(1X)或不含巴比妥缓冲液。
② 绵羊红细胞悬液,除使用商品化绵羊红细胞外,也可单独制备。
③ 布鲁氏菌阳性对照血清和阴性对照血清。
④ 溶血素,在有效期内根据说明书标示效价使用。
⑤ 补体,每次补体结合试验时,应于当日测定补体效价。优先使用商品化冻干补体,也可使用新鲜豚鼠血清作为补体。
⑥ 抗原,在有效期内根据说明书标示效价进行使用。
⑦ 溶血标准比色管。
三、实验步骤
1、以常规方法采血和分离血清,常量法用稀释液将血清作1:10稀释,微量法用稀释液将血清作1:3 稀释(25 μL血清加 75 μL稀释液)。按表 H.10 对稀释的血清进行灭活。

2、每次试验应设阳性血清对照、阴性血清对照、抗原对照,溶血素对照和补体对照。试验各要素添加量和顺序见表4,具体步骤如下。
a) 使用Pipetty电动移液器,将灭活后的待检血清与稀释液自动混匀,1:10稀释后,等量加入2支玻璃试管内,每管 500μL。
b) 其中一管加工作浓度抗原 500 μL,另一管加稀释液 500 μL。
e) 上述两管均加工作浓度补体,每管 500 μL,自动混匀。
d) 置 37 ℃水浴 20 min,取出,放于室温(22 ℃±4 ℃)环境中。每管各加2单位的溶血素 500 μL和 2.5% 红细胞悬液 500 μL。充分振荡混匀。
e) 置 37 ℃水浴 20 min,取出,立即进行第一次判定。
四、结果判定
1、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判定试验成立。
a)第一次判定,不加抗原的阳性血清对照管、不加或加抗原的阴性血清对照管、抗原对照管呈完全溶血反应。
b)第一次判定静置 12h后,作第二次判定。第二次判定时,溶血素对照管、补体对照管应呈完全抑制溶血反应,即100%不发生溶血。
2、在试验成立条件下,对待检血清进行判定。将加抗原的待检血清管与参照标准比色管进行比色,记录结果。牛、羊和猪补体结合反应判定标准均相同,判定标准如下:
a)溶血抑制程度<50%,判为阳性;
b)溶血抑制程度 50%~<100%,判为可疑;
c)溶血抑制程度为100%,判为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