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摘要:本方案针对肝素凝血时间测定(APTT 法)中移液操作的精度与效率需求,引入 Pipetty 电动移液器优化试验流程。其核心优势在于:高精度确保样本、APTT 试剂及氯化钙溶液移取量精准,减少人为操作导致的凝固时间偏差;电动驱动省力设计降低长时间操作疲劳,适配多规格吸头满足不同试剂移取需求;避免手工操作导致的人为误差;通过该设备应用,可显著提升试验重复性与结果可靠性,为肝素抗凝效果监测提供更稳定的技术支持。
方案详情:
一、实验原理
正常血浆含内源性凝血因子,APTT 试剂中的活化剂(如白陶土)可激活内源性途径的 Ⅻ 因子,磷脂则弥补乏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磷脂的不足,共同启动内源性凝血反应。加入氯化钙(复钙)后,凝血过程持续进行,正常情况下血浆会逐渐凝固。肝素能增强抗凝血酶 Ⅲ 活性,抑制 Ⅸa、Ⅹa、Ⅱa 等关键凝血因子,显著延缓该凝血进程。通过测定从加入氯化钙到血浆出现纤维蛋白凝块的时间(APTT 值),可间接反映肝素对凝血系统的抑制强度,从而监测肝素抗凝效果,为临床调整剂量提供依据。
二、
实验准备
1、设配和材料
① Pipetty电动移液器MSIC01-03-1000;
② 恒温水浴箱 37℃±0.5℃;
③ 玻璃试管;
④ 采血针;
⑤ 凝血分析仪。
2、试剂和材料
① 肝素标准品;
② 供试品;
③ 兔血浆;
④ CaCl2试剂;
⑤ APTT试剂。
三、实验步骤
1、标准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肝素标准品适量,按标示效价加灭菌注射用水溶解使成每1mL中含100单位的溶液,分装于适宜的容器内,4~8℃贮存。
2、标准品稀释液的制备:试验当日,使用Pipetty电动移液器,精密量取标准品溶液,按高、中、低剂量组(dS
3、dS
2、dS
1)用氯化钠注射液配制成3种浓度的稀释液,相邻两浓度的比值(r)应相等;调节剂量使低剂量组各管的平均凝结时间较不加肝素对照管明显延长,一般以大于1.5倍空白血浆的凝结时间为宜。高剂量组各管的平均凝结时间,以不超过90秒为宜,其稀释液一般可制成每1mL中含肝素0.4~1.7单位,r为1∶0.85左右;
3、供试品溶液与稀释液的制备:按供试品的标示量或估计效价(AT),制成高、中、低(dT
3、dT
2、dT
1)3种浓度的稀释液。相邻两浓度之比值(r)应与标准品相等,供试品与标准品各剂量组的凝结时间应相近。
4、血浆的制备:迅速收集兔或猪血置预先放有109mmol/L枸椽酸钠溶液的容器中,枸椽酸钠溶液与血液容积比为1∶9,边收集边轻轻振摇,混匀,室温下1500×g离心不少于15分钟(g为重力常数)。立即吸出血浆,并分成若干份分装于适宜容器内,低温冻结贮存。临用时置37℃±0.5℃水浴中融化,用两层纱布或快速滤纸过滤,使用过程中在4~8℃放置。
5、取凝血分析仪样品杯若干,使用Pipetty电动移液器,设置连续分液模式,每管依次加入血浆50μL、一种浓度的标准品或供试品稀释液50μL、APTT试剂50μL,混匀,应避免产生气泡。37℃±0.5℃预温180秒后,每管再加入CaCl2试剂50μl,然后立即用凝血分析仪测定凝结时间,即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标准品或供试品稀释液每个浓度的测定次数不得少于3次,各浓度的测定次数应相同。测定时,血浆、标准品或供试品稀释液、APTT试剂、CaCl2试剂的加入比例和预温时间可根据仪器或试剂的说明书适当调整。测定顺序以保证标准品和供试品测定的平行性为原则,应尽量保证相同浓度的标准品和供试品稀释液的测定时间接近。
四、结果判定
1、将上述方法测得的凝结时间换算成对数,照生物检定统计法(通则1431)中的量反应平行线测定法计算效价及实验误差。
2、本法的可信限率(FL%)不得大于10%。